锂离子蓄电池电源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影响设备正常安全运行的潜在隐患,如若不及时加以防范,便会很容易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进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那么,在锂离子蓄电池电源正常运行的过程中,究竟潜藏着哪些不易被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呢?具体的分析如下。
一.过充和过放:矿用锂离子蓄电池电源在使用时,应适度控制充放电量,防止因过充而引起膨胀和过放导致电芯钝化。在充电时,应细心观察电池电压,不能超过电池自身标识的最高电压和充电结束电压,在放电时,要提前估计电量,不要等到电量严重不足再进行充电。
二.温度控制:矿用锂离子蓄电池电源的工作温度范围为零下20°C~60°C,应控制在该范围之内,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干燥环境。在充电和放电时,电池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过高的温度会引起电解液的挥发和电池寿命的缩短。
短路: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因为外界因素导致电池温度过高,容易损坏电池隔膜,引起短路,从而造成内部热量积累过多,引发链式化学反应,导致电池爆炸燃烧。
三.热冲击:环境温度突然升高会导致锂离子电池负极表面SEI膜分解,从而引发放热反应。如果散热不良,内部温度会迅速升高,可能出现爆燃现象。
四.外部撞击:在使用过程中,锂电池可能遇到撞击、穿刺等外部因素,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电池爆燃。
预防措施:
1.使用专业设备:矿用锂离子蓄电池电源应当通过公认的安全检测机构进行质量检测,避免因电芯安全性能不良而引起的潜在危险。在充放电过程中,应当使用专业的充电器和放电设备。
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电池的温度、电压和电流,确保在安全范围内操作。避免使用非原装或质量不可靠的充电器和设备。
3.环境控制:确保电池工作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避免高温或低温环境。
4.避免改装:不要自行改装电池和电机控制系统,以减少火灾风险。
综上可知,在锂离子蓄电池电源正常使用的过程中,潜藏的安全隐患问题还是比较多的。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矿用锂离子蓄电池电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